教育创新,要立足教育本心;要与科技紧密结合;要发展多元评估和跨学科、跨文化融合;需要良好的教育生态。
——吕德雄 第六届IEIC大会致辞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副会长
吕德雄 | 第六届IEIC大会学生成长论坛致辞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校长老师,各位家长朋友们:
十月是丰收的季节,同样也是成长的季节。关注学生成长正是我们今天聚集在此的原因。首先,作为本次大会的主办方,请允许我代表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对各位领导、各位嘉宾、各位家长,各位教育界同仁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创新是民族进步的“发动机”,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教育创新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教育自身发展的要求。它需要不断地探索和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方法和技术,以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人才。
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今年已经迎来了第六届,我们始终把大会的核心定位于“创新”。作为IEIC一直以来的主办方之一,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坚持“与时代俱进”的精神,研究、传承、实验陶行知思想,致力为中国的教育改革和发展做出贡献。今天也借此机会,谈谈我的几点看法。
一、教育创新,要立足教育本心。就像本次大会的主题一样:“立足教育本心,放眼未来世界”。我们的教育需要创新,但不是盲目创新,其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立足教育本心,意味着我们要在高素质、强能力、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的总体要求的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和创新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在学习中找到乐趣并实现个人全面发展才能真正做到或者体现教育本心。
二、教育创新,要与科技紧密结合。科技的革新将为教育带来巨大变革,将科技融入到教学和学习中可以极大地提升学习效率和更易实现教学目标。例如,利用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创建沉浸式学习环境,利用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技术提供个性化的学习内容和反馈等。通过科教融汇,协同创新,学生可以更加灵活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培养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AI工具可以帮助学生学习,当然我们要成为AI的“驾驭者”,而不是AI的“依赖者”。
三、教育创新,要发展多元评估和跨学科、跨文化融合。创新的评估方法可以更全面地评估学生的综合能力,包括项目作品、实践经验、口头报告、动手能力等;可以激发学生的创造和实践能力,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跨学科教育鼓励学生在不同学科领域进行探索,并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合作,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应对未来的挑战。坚持教育的双向开放,可以促进中国文化走向世界,也能让学生开拓视野,吸取世界先进文化和科技知识。
四、教育创新,需要良好的教育生态。如家校社协同育人,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良好的家校关系,宽严有度的亲子关系,发挥社会协同育人功能,探索课堂教学与研学、实践活动与劳动教育的有机结合等。形成完善教育生态,本身是一种创新。
今天,我们的“学生成长论坛”,将会从多个维度,包含教育创新、素质教育、家庭教育、心理学,以及多样化学习、生涯规划等等,来为大家呈现一场精彩的思想盛宴,我也很期待!
最后预祝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感谢本次大会的承办方远播教育集团的大力支持和辛勤付出,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