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融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主持人:深圳瑞得福国际学校联合创始人、执行校董张望兰
圆桌嘉宾:
上海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德英乐教育总经理许青川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总校长任建华
中黄教育集团学历事业部运营总校长陈海淑
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外方校长Enrico Piccinini
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孙琳琳
图 | 第六届IEIC大会圆桌论坛
《融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
2023年10月28日,第六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举办!本届IEIC大会以“立足教育本心,放眼未来世界”为主题,全天同步举办三场论坛研讨会,即“科技教育论坛”、“学生成长论坛”、“学校发展论坛”,深入探讨“教育发展趋势”、“科技教育创新”、“多元教育评价”等热点话题。
大会设置多场圆桌论坛,紧跟时代步伐,共享教育经验,探讨教育未来。
其中,以《融合课程的探索与实践》主题的圆桌论坛邀请深耕民办教育多年、有着丰富的民办学校办学经验的中外教育工作者齐聚一堂,分享了各自学校在融合课程方面的创新实践,以及如何将融合课程与传统学科、国际课程相协调,更好地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融合课程与传统的学科教育的差异
Q 张望兰:如何定义融合课程?它与传统的学科教育有什么不同?结合当下,杭州英特在探索和践行融合课程上,有些什么思路和实践经验?
图 | 深圳瑞得福国际学校联合创始人、执行校董张望兰
A 任建华:融合课程有一个基本前提,就是它必须有值得融合的内容。从学科角度来讲,同样一门学科,中外教育体系有很大不同。比如物理学,美国高中的物理学和国内高中的物理学,在物理体系层面是一样的,声、光、电、学等基本概念和原理都是一样的。同时也存在不同,即两种教育体系对教育的要求、形式、方法有很大的差异。美国物理教学是侧重“学”,课本对知识讲得很透彻、具体,且有案例,学生通过课本就能够大致了解学科的主要内容,适合学生自学;国内的物理教学主要靠老师来讲解,如果没有老师,靠学生一个人自学,是比较难以完成的。
由此,我们可以延申出一个问题:中外融合课程,需要在哪方面融合?
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融合学习的方法。国内教育有它自身的优势,比如学习的内容、体系,学生的基础知识扎实,但缺乏对学生自我探究能力的培养。
如果从跨学科角度看这个问题,就更加明显。如今,教育界非常强调跨学科学习,就是因为培养学生的最终目标和方向,是对事物判断的能力和具体事物的解决能力。而这两项能力,如果没有跨学科学习,如果不是通过给学生一个具体的任务,建立以解决实际问题为评判标准的评价体系,是很难让学生学以致用的。
所以融合课程更多的是在学习方法和教育形式上的融合,要将知识和实践联系起来。其推行路径,即PBL项目化学习,或STEAM课程。
如果要探讨传统教育与融合课程的差异,我认为实质在于前者侧重于通过老师来进行知识的传授,后者侧重于通过学生自己的实践和判断来获取知识,究竟应该侧重哪一方面?是解决传统教育与融合教育之间矛盾的关键。
图 | 杭州英特外国语学校总校长任建华
融合课程设计上的创新实践
Q 张望兰:想要设计出打破传统模式、符合孩子及家长期待的融合课程,就必须有所创新,万科教育在课程创新融合方面做了哪些实践?
A许青川:万科教育目前在做的双语融合课程,是以国家课程为根基,参考中西方教育的先进性,同时关注孩子民族情怀和国际视野。
在设计课程时,我们会非常关注孩子的个性化发展及全面发展,始终强调让孩子所学与实践相融合。因为培养面向未来的人才,就是要拥有综合思考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面对现实中复杂事物的应变能力。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万科拥有非常丰富的国内、国际全方位跨行业资源,在融合创新课程设计过程中,具有一定的天然禀赋和优势。
我们在上海拥有很多商业资源,例如万科广场、印象城。我们会利用这些资源,给孩子设计非常有意思的“一日店长”课程,让孩子能够深入到商业项目里,了解商业的定位、设计以及商业模式。还会邀请校内外专家团队,带领孩子去做市场问卷设计,包括用户访谈、商户沟通,让孩子做逐步分析后提交一份专业报告。
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孩子可以真正做到学以致用,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实践应用能力。
我们会基于万达建筑设计产业的资源,给孩子提供学徒课程,邀请孩子跟设计大师一起参观、走进项目,参加项目研判会,设计团队还会为孩子专门提供建筑规划、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室内设计等课程,让孩子身临其境地感受建筑设计的魅力,给他们提供了很多实战的机会。
此外,我们还利用如万科物业、万科物流、万科城市更新以及度假板块等商业资源,给孩子提供丰富、个性化、多元的现实职业体验。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不仅可以跟行业大师一对一沟通交流,也可以逐步了解自己的专业爱好、潜力所在。
图 | 上海万科企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德英乐教育总经理许青川
融合课程与国际课程体系的结合
Q 张望兰:融合课程如何与美高AP、英国A-Level、国际文凭IB这些国际课程体系相融合?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在这方面是怎么做的?有哪些特别受学生欢迎的融合课程?
A孙琳琳:西外在践行融合课程方面,具有18年的探索过程,总结了不少经验。我们认为,融合课程分为大人文方向和大理科方向,其侧重点是不同的。
人文类学科方面,可以用“比较文化”的方法去链接很多学科,比如说经典文学、东西方文学,以及国内会考的语文课本等。
我们在让学生高中阶段有自主意识的时候,尽可能地融合世界文化特质方面,动了很多脑筋。比如,我们把大热美剧《唐顿庄园》和中国经典文学《红楼梦》比较着讲,学生就会很有兴趣,同时提升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理科方面,需要侧重学习方法和知识点的连接,将中西方的学习方法进行借鉴、融合。
在西外,最受学生欢迎的课程有三门,体现了中西方结合的特色。
首先是P2P课程,学生们在一个午餐沙龙中探讨哲学、诗歌,类似于苏格拉底式探究、孔子与学生对话的形式。
其次是西外原创的行走课程,也十分受学生欢迎。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从西外创校的第一年开始,学校课程团队就带学生一起行走各地,每次行走都带一个课题,比如爬泰山、去内蒙古种树,学生都非常喜欢。西外课程的地平线不局限于两栋教学楼之间,学生想要建立真正的人生地平线,需要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
最后是戏剧课程,因为戏剧海纳百川,几乎涵盖所有学科,门槛不高,大家都可以尝试,最简单的也是最有效的。
图 | 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总校长助理、招生办主任孙琳琳
融合创新与体育育人的结合
Q 张望兰:以体育育人为课程特色之一的万科教育,在体育融合课程方面有什么样的创新?
A许青川:我们响应“五育并举”,特别是体育育人的号召,在打造体育特色课程时,主要着重三个方面:第一,关注体育的特色性;第二,强化课程的专业性;第三,关注课程的体系性。
课程的特色性是指我们目前有四项专属IP体育课程,赛艇、攀岩、棒球、滑雪,课程从设计到开发、授课都是由我们独立完成的。
课程的专业性是指课程的软硬件资源。这四项运动的授课需要非常大的专业设施和师资的投入。比如,我们为孩子建设了扬州大运河赛艇中心,并在英国有长期合作的赛艇训练中心;教练来自于国 家级的退役运动员,其中不乏奥运冠军;课程设计是与复旦大学合作,联合编撰课本。有了这样丰富、专业的资源,学生在国内外相关比赛中都能获得非常好的成绩。
课程的体系性是指我们构建了一系列课内、课后课程,形成专业一体化。
主要通过这三点,我们不仅让孩子锻炼出了好体魄,提高他们坚韧不拔的精神和合作团结意识,同时为他们的升学加分。最关键的是,让孩子发现可以陪伴终身的体育项目,形成健康的运动理念。
融合创新与拥抱世界
Q 张望兰:学校以什么为育人目标?在推动学生个人发展与成长方面具有什么优势?
A Enrico Piccinini:西外自办学以来就致力于培养兼具全球化视野和中国传统格局的学生,做真正中西融合的教育。
随着教育全球化与国际化的发展趋势,我们每个人与他人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所以,融合的本质可以帮助学生减弱外来文化的冲击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融入世界命运共同体,在未来有能力去拥抱这个世界。
在面向全球的过程中,学生需要具备运用多种语言的能力,并且理解、适应与自己生长环境截然不同的文化,能够代表自己国家的良好形象。学生不仅仅需要取得世俗的成功,更要感受到存在的意义。
无论学生行至何处,都不能忘本,要与自己的“根”建立牢固的关系。我希望他们能够在世界舞台上,非常自豪地展示中国文化。
学校不仅提供中西融合的优质课程,更为优秀学生开设具有挑战性的IGCSE、A-Level以及AP课程,帮助他们获得成功立足于国际社会的必备技能。
学校开设了“行走课”。学生可以去国外感受当地生活,收获丰富的国际学习经验。他们也可以重走国内的“丝绸之路”,深入了解中国文明,在行走中体验、感悟、升华,扩展人生的地平线。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们接触到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声音和文学作品。他们读得懂中国文学作品,也能够将其与西方古典主义书籍进行比较。
我们必须为学生的未来做更充足的准备。因为在未来的世界,中国一定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具有全球责任感的领导者,中国要在世界上发挥重要作用,必须要有一批真正的国际化人才。
图 | 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外方校长Enrico Piccinini
A 陈海淑:我们设计融合课程的目的,是培养兼具君子品格和全球胜任力的国际交流者、终身学习者和未来创造者。在这样一个目标、使命驱动下,我们把内容分成跨学科课程、学科课程以及拓展课程,让孩子能够得到全面发展、优势得到充分发挥。
在授课方面,我们设计了“快普乐”教学法(疑、寻、示、悟、行),将其贯穿在日常课堂和每个课题中。
在评价体系方面,我们采取“中黄凯思”评价体系,通过这套评估体系,家长可以看到学生综合素养的成长轨迹,通过可视化数据,了解素质教育的培养过程,不再只盯着看得见的分数和成绩。
学校督导方面,我们也有自己的督导评估体系,通过课程研发中心不断进行复盘和总结。通过“中黄融课通”线上体系,让过程可视化,让学校在每一个教学环节中都能有一个“脚手架”来及时支持教学。
以融合课程为中心,学校还要匹配合适的教师资源进行教学。比如,小班化教学,匹配多少师资比较合适?对此,我们有严格的逻辑推理体系,并已有成果呈现。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综合素养能力很全面,学术成绩也很优异。
带着对融合课程的思考和积累的经验,今年,我们开启了对港澳子弟学校中黄融合课程的研究,历经半年,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未来,我们或将带着融合课程的思路和成果,走出中黄,走向海外,寻找中外课程融合的落脚点和脚手架。
图 | 中黄教育集团学历事业部运营总校长陈海淑
融合课程的挑战与应对
Q 张望兰:在实践融合课程时遇到哪些挑战,又怎么去克服这些挑战?
A孙琳琳:最 大的挑战是学校自身对教育的标准,需要不断反思哪里还可以做得更好。从自我设限的角度来说,融合课程最 大的挑战还是“语言”,由于语言不通,融合起来就有困难。但如果冲破了这个障碍,孩子的学习有时候不需要做很多加法。我们一直在提倡减负,只要以如何把孩子未来15年到20年的漫长成长历程变得更加美好、简单为目标,我想就没有什么障碍了。
A 陈海淑:历经18年来的成长和发展,我总结实践融合课程有三点主要的挑战。
一,师资培养。好的学校一定要有好的老师来支撑,但好老师不是随便找得到的。如何解决?一方面,招揽名 师;另一方面,对现有的老师做好培训,让老师都可以成为终身学习者,强化他们的融合思维、成长性思维。
二、建立和谐学习者社区,尤其要建立志同道合的家长“同盟军”。
三、搭建专业知识建设体系。我们拥有课程研发中心、信息部门、专门培养老师的“中黄学院”,并推出定期的向日葵计划、展示计划、大雁计划、小雁计划等学习课程,确保老师的不断成长。
民办学校的国际融合课程
未来何去何从
Q 张望兰:请对今天融合课程的探讨进行总结,谈一谈未来民办学校融合课程的发展方向。
A 任建华:我的想法是,所有教育行为的根源都在于教育思想,发展课程特色是民办学校存在的理由之一,没有特色,民办学校就缺乏优势。
融合课程的方向由教育思想和理念决定。根据学校、区域的特色,结合时代的要求,学校可以设计大量的校本特色融合课程,无论是实际应用课程,或是文化学习课程,都可以有无限的创造空间。
这一切的基本前提是,学校要克服和经受各种不同的挑战,其中最基础的一点是,学校要真正意识到融合课程的意义,不是为了追随潮流而做。打造融合课程需要成本,对民办学校来说,无论是资金的投入还是师资、时间的投入都需要考虑进去,包括融合课程与升学课程两者之间关系的平衡。如果教育思想坚定了,融合课程一定能有所成就。
*注:上海市西外外国语学校外方校长Enrico Piccinini先生为IEIC大会现场英文分享,内容经翻译综合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