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学校应坚持“树根立魂、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和五育并举,帮助学生为当下成长、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应坚持优先教师专业发展,坚持立足课堂实践与教学改革;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徐俭 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专家报告
“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要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坚持立德树人,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因此,“建设高质量的学校”已成为众多学校管理者必须思考、回答的问题之一。那么,高质量发展的学校到底什么样?如何实现学校的高质量发展?
对于这个话题,均瑶集团副总裁、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先生发表了独到的见解。
世外教育集团总裁徐俭 | 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专家报告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高质量学校的课程要求
什么是高质量学校?作为一个教育者、一位校长,过去十年间,我始终在思考怎么把学校办好。
(一)高质量学校是政治和专业的高度结合
第一,育人方向上的高质量是根本,即学校要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教师工作者时常面临“既要、又要”的挑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让坚持初心变得困难。因此,校长必须要把握方向,解决育人还是育分、育人还是育才、为谁培养人的问题。
每个学校的育人目标不同,有的定位培养精英,有的注重全人教育。但在我看来,教育的核心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尤其是对生命、对生活、对社会的理解和热爱。
第二,从办学方向来说,高质量学校要坚持国家意志和人民立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第三,从立德树人的方向来说,要解决两个问题:从政治层面,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从专业层面,怎样培养人?
所以,高质量学校首先是政治和专业的高度结合。有了这样的理解,就不会对国家课程计划扎实执行有任何怀疑,就会形成忠实执行的自觉。
我曾担任教育行政工作,每次去学校检查时,我都会问校长:为什么要设计这样的课程,这些课程是否真的有助于培养一个全面发展的人?只有真正理解这个问题,才能在执行国家课程计划时做到自觉且坚定。
图 | 嘉宾分享PPT
(二)高质量学校是现代化人才培养的土壤、摇篮和学园
现代中国人的大致画像,就是义务教育课程方案中提出的,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是指坚定信仰,有本领是指扎实的基础,有担当是指高度的社会责任和觉悟。
高质量学校首先要有一个土壤,要营造“面向人人、适合人人、人人出彩、人人成才”的人人感受的学习场所。具体来说,课程的主体面向人人,达到三个目标:
1、时代性,课程能够紧跟时代的特点、时代的发展;
2、学术性,既然称之为课程,一定要有学术的要求,而不仅仅是一个活动或讲座;
3、多样性,也可以称为选择性,毕竟课程多未必人人都能学。
我在进行教研活动、课程建设的时候,经常跟校长、主任、教研组长说,你们今天开设的这门课,能不能让每个孩子都选到?原来教研组开设的课程并不是面向人人,大多是站在更优秀孩子的角度考虑,很多有个性的学生、学科都是被忽视的。目前为止,这个问题已经有大幅度改善了。
其次,课程的内容面向人人,让他们能够学、学得了。我不认为盲目追求分数高、发展快的学校就是一所高质量学校,高质量学校应该是随着招生政策的改变,思考怎样让每个孩子在原有基础上都能学好的学校。
现在我们借助数字化手段,如上海市教委颁布的“空中课堂”,使得教育面向人人,让每个人都能学习,都能享有更大的资源库。我们还利用一些信息化的手段,比如自主学习机、数字图书馆、媒体图书馆等,在图书馆中开设自主的学习空间。通过数字化课堂、数字化人工智能的运用,让孩子的学习空间得到了有效的改善。
第三,课程的评价面向人人。给每个人成功的舞台,重视孩子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关注孩子生长的进步、成长的点滴,这是我们对新时代“双新”背景下评价的要求。
我认为学校要培养创新人才,核心在于培养学生的思维与素养,几乎每一门学科的核心素养都提到了思维。那么,怎样去培养思维?怎样去体现一门课程能够培养思维?我觉得要给孩子们一个表达的平台,让他把自己所想的告诉你;给孩子们一个展示的平台,让他把自己的实践表现出来。
第四,课程的目标面向人人。一所高质量学校要育人,而育分是育人当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育人并不意味着不强调升学,因为升学意味着进入某一类学校,孩子就获得了下一个阶段的发展空间,不同的发展空间确实有着很大的差异。家长们所向往的升学,一定是想给孩子创造更大的发展空间。所以学校要为每个孩子做好升学规划,不让任何一个人掉队,而不是只关注头部学生,这是高质量学校非常重要的目标。
图 | 嘉宾分享PPT
高质量学校是一个有平等文化、学生自主参与的校园。在这样的校园里学习,孩子们才会有自信,才愿意与你交流,愿意展示自我,从而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
在30年前,我们的教育是以讲授为主;20年前,我们的教育以三维目标培养为主,即:知识与技能(Knowledge & skills);过程与方法(Process & steps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emotional attitude & values);今天,我们希望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人工智能发展的过程中,校园文化又成为一个新的话题。哪种校园文化能让孩子自觉地学、能够学、愿意学?能真正激发孩子的思维火花?能给孩子一种宽松、平等、自由的感觉,让他们能够真正投入学习?
我一直强调尊重与包容,尊重别人比你强的地方,包容别人不如你的地方,这才是平等。老师要尊重每个孩子,要有平等的观点,对待学生与学生之间也要平等。只有尊重和平等才能鼓励孩子更多地参与学习,成为有担当的出色人才,只有包容才能够创新。
所以,我希望高质量学校是一个学生自主参与的、有自己想法的、有自己判断的场所。
图 | 嘉宾分享PPT
高质量学校是一个能让学生发展得更好的学园。没有目标的行动一定不是管理,没有升学率的学校一定不是高质量的学校,比升学率更重要的是竞争力。好的升学率是更多学生更好发展的必要条件,社会需要形成多元发展、分段发展的和谐生态,但学校还是要努力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对于校长们来说,高质量学校不应该只是虚拟的愿景、想象,而是一种实实在在的存在。高质量学校是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当今社会上更好发展,让成绩、质量、课堂、学生、发展等方面更好地有机融合。
(三)高质量学校是贯彻“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素养教育”的先锋与模范
人类的进步、人类的文明是依靠教育来实现的,教育促进了学习的革命,教育是创新的基础。
教育让野蛮人成为文明人,教育让现代人成为未来人。教育是连接“昨天、今天、明天”的桥梁。我希望每一个学校的孩子都能体会到“我们不一样,我们都很棒”的感觉。
图 | 嘉宾分享PPT
最后,未来的高质量学校离不开科技创新,要把科技创新的能力培养作为重点课程的一部分。
教育的变革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在教育的最前沿、最有活力的学校发生。高质量学校的另一个标志,我认为就是“活力”,要成为教育变革的排头兵与主力军。
综上所述,高质量学校应坚持“树根立魂、立德树人”;聚焦核心素养、综合能力和五育并举,帮助学生为当下成长、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应坚持优先教师专业发展,坚持立足课堂实践与教学改革;回答好“为谁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怎样培养人”这一教育根本问题。
图 | 嘉宾分享PPT
世外教育的实践
我想分享一些关于“科技创新”人才培养的思考与实践。
科技创新的人才该怎么培养?在世外,我们的课程体系融合了国际文凭课程和国家课程。在幼儿园、小学和初中阶段,我们致力于将这两大课程有机融合,并在项目化学习和实践活动方面进行积极探索。
记得有一次,世外组织了一次特别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亲手制作一艘船。活动以任务驱动的方式展开,教师从船的概念、需求、形状、色彩和美观等元素出发,引导学生不仅制作船的模型,而是真正动手完成一艘能在水中行驶的船。整个过程中,孩子们参与了从原料收集、形状设计、尺寸测量、材料拼接到刷油漆的每一个环节,最终完成的船被送到幼儿园旁边的河中试航。
这次经历很好地诠释了“把教育还给学生”的理念。在“双新”背景下让学习真正地发生,让学生通过探究、实践、体验能够更好地创造与学习。
在小学阶段,世外采用了“未来城市”这一全球竞赛项目作为核心主题。每年,学生们围绕未来城市的形象、能源使用、人口变化和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探索,活动类似于头脑奥林匹克的形式。
世外在一至九年级中设有与“未来城市”相关的主题课程实践,如“城市与家园”、“城市与校园”和“城市与环境”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与影响。这些实践活动不仅补充了国家课程,还丰富了学生的知识和视野。
世外通过这些多样化的课程和实践,从而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并应用科技知识。
未来,我们希望继续丰富课程内容和教学形式,将更多创新性的教学理念落到实处,为学生搭建走向未来的桥梁。通过这一系列的教育实践,我们也期望为更多学校和教育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共同推动科技创新人才的培养,为社会的长远发展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