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这个职业一定不会被取代,但是不掌握人工智能的教师会被掌握人工智能的教师所取代。
——周佳峰 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专题报告
伴随全球科技飞速发展,教育界对于AI技术在教育领域应用的争议从未停止——既要AI赋能教育,又要警惕学生被AI“绑架”。
国内的AI教育发展情况如何?给传统课堂带来了哪些改变和冲击?在第六届国际特色学校行业年会上,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先生结合多年AI从业实践经验,对此进行了深入探讨。
图 | 科大讯飞副总裁周佳峰先生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今天非常高兴作为人工智能企业的代表,分享科大讯飞通过人工智能助力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和思考。
我今天的报告分为两部分,首先介绍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再来分享讯飞赋能教育的实践和探索情况。
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最新进展
自从2022年ChatGPT横空出世,大家对于人工智能技术和大模型在教育领域的应用就持以质疑态度。比如,GPT-3.5问世后,美国约有89%的大学生使用其写作业,这种情况遭到不少学校抵制。
但是在2023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了《教育与研究领域生成式人工智能指南》。紧接着,拜登签署行政命令,推出有关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首套监管规定,要求支持教育工作者部署人工智能教育工具。
直到去年3月,教育部发布四项行动,提出“推动大模型从课堂走向应用”,助推人工智能赋能教育。
怀部长在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民生主题记者会上提出,要把人工智能技术深入到教育教学和管理全过程、全环节,让青年一代更加主动地学,让教师更加创造性地教。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打造中国版人工智能教育大模型。
“大模型”不是一天建成的。科大讯飞1999年成立的时候,做的就是人工智能领域的感知智能,其中包括语音合成、语音识别等。在发展过程中,科大讯飞十年磨一剑,打破技术封锁,解决了多语种技术“卡脖子”问题——
2008年,语音合成技术首 次超过普通人说话水平;
2012年,语音测评技术首 次超过人类专家水平;
2015年,语音识别技术首 次超过人类速记员;
2018年,中英语音翻译首 次达到CATTI全国翻译专业资格考试二级标准;
2019年,SQuAD2.0机器阅读理解权威测评全球首 次超过人类平均水平;
2022年,OpenBookQA知识推理挑战赛中,单模型超过人类平均水平。
如今,讯飞的翻译机支持80多种语种,无论你走到哪个国家,都可以进行流畅地交流。到2023年,讯飞发布了“讯飞星火大模型”。2024年10月24日,又发布了讯飞星火4.0Turbo,关键技术取得四大突破,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在这样的背景下,讯飞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讯飞星火4.0Turbo具备七大核心能力:文本生成、语言理解、知识问答、逻辑推理、数学能力、代码能力和多模态能力,并且已经超过了GPT4Turbo的水平。在国内外中英文的14项主流测试集中,星火4.0Turbo实现了9项超越。
虽然我们取得了很多成果,但是仍在不断深入探索。因为我们深知在教育领域,光有技术是不行的,还要和学校教育深度融合,形成“人机协同共育”。在2024年1月9日,我们和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在这个过程中,讯飞提供大模型的底座能力,华为提供硬件支撑,教科院负责顶层设计和育人智慧的结合。
去年的10月24日,我们在业内首 次发布了基于问题链的高中数学智能教师助手,这是典型的人机共育成果,它融合了育人智慧,构建丰富的数据库,形成了可以赋能所有老师的技术。
一方面,这项技术将很大程度上推进教育公平,支持教育高质量发展。另一方面,原来依靠个别突出的老师进行知识性教学的学校,将受到较大冲击。
人工智能赋能教育的实践与探索
人工智能加速了很多职业被淘汰的概率。有的职业直接被取代了,有的职业则发生了根本性变革。比如数字金融、智能制造、汽车等行业,大量数字化、智能化的岗位相继涌现,社会对于数字人才的需求与日俱增。
未来教育,要培养具有数字思维的新型人才。表面上看,这是人工智能给教育带来的冲击和变革,实则是时代赋予人工智能的发展使命。
智能时代的人才培养面临着全新挑战,我们需要能提出问题、综合应用各种知识和数字技能解决问题的新型人才。首先,需要进一步解放老师和学生的生产力,释放老师和学生的想象力。这个过程中,光靠老师和学校是行不通的。
老师需要引导学生提问、解决学生问题。但是,学生的想象力是无限的,问题也是无限的,靠人怎么可能解答得了所有问题?恰恰机器可以回答学生的奇思妙问。
对于学生,我们要培养他从“会回答”到“会提问”再到“会解决”的能力,进行主动式、探究式学习。
在这个背景下,我们看到了人工智能大模型技术的三大重要作用。
第一,AI助力个性化教学
它的核心的本质是“知+智”双轮驱动,“人+机”双向赋能。如今,我们的课程体系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从原来的知识维度转向素养维度、能力维度。
首先,助力教师备课提质,启发教学设计、辅助课件创编。当前,老师们的教学负担普遍比较重,我们结合大模型助力老师备课提质,给老师减负,让他们把时间真正用在孩子身上。
原来老师备课需要分散找资源,现在可以提出对教学设计的需求和想法,用机器自动生成,甚至对于哪些点不满意,补充哪些素材,都可以提出来,一键进行课件美化和视频推荐。
其次,构建双语教学环境,促进深度学习课堂。重塑新型数字教室“师-生-机”三元新生态,打造更加生动的生成式课堂。我们可以给每个老师提供口语助教,利用情景对话,促进学生的表达欲和对话感。在课堂中,口语助教可以用英语跟学生自然流畅地交流,从而提升口语交互能力。
我们还会提供虚拟助教,即使学生有“十万个为什么”,都能够做到有问必答。我们做过一个调研,传统的课堂上,学生的举手率大概是23%,现在可以达到90%以上,问题的解答率提高至85%,激发了学生的探求欲和好奇心。
我们还推出了智能批阅机,减轻老师批阅作业的负担。原来,老师用两小时批阅作业,花5-10分钟去跟学生做交流。现在只要5-10分钟就可以完成批阅,节省出大量时间,用于跟学生一对一交流,真正做到“减负提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希望深化过程评价,尊重学生成长规律。
第二,AI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这是民办国际化学校的重要使命。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人工智能技术,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呵护学生健康成长。
比如在体育教学方面,视觉评测技术可以自动采集学生数据,告诉学生如何改进立定跳远的动作,如何用科学的方式跑步避免伤害身体,通过智能化、科学化的日常训练指导,提升学生运动能力。
再如构建心理学专属大模型。疫情以后,孩子们的心理健康受到了很大挑战,讯飞为每个学生打造了专属的AI心理伙伴,如果有些孩子不愿意跟家长和老师说心里话,也可以跟AI心理伙伴交流。最近,有一个让我很感动的案例,一名学生在期末的时候,连续三天跟我们的AI心理伙伴告别,说:我要毕业了,从下个学期开始就有新的同学来跟你交朋友了。
除此之外,在科学素养方面,我们也助力了有潜质学生,做到早发现、早培养。
第三,AI助力数智化管理
“AI查”可以支持数据高效应用和科学决策,包括自动化数据处理、灵活查询、简化复杂分析以及深化数据分析。学校只要提出相关需求,结合大模型的低代码开发工具,一句话就可以生成与之相符合的技术和应用。
图 | 周佳峰先生PPT分享
刚才也有老师和专家提到人工智能是否会取代教师这个职业,我认为教师这个职业一定不会被取代,但是不掌握人工智能的教师会被掌握人工智能的教师所取代。
讯飞在2019年的时候发布了一支宣传片,片中的AI说:现在是2045年,我并没有取代人类,因为人类具备我所不具备的同理心、感动和热爱。
今天,AI想要再一次对人类表白:每一次人类文明进步的背后,都有一位了不起的助手,每一代助手都有他的使命。
人工智能的使命就是要帮助大家解放生产力,释放想象力,成就每一所了不起的学校,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了不起的自己。
未来不是属于AI的,而是属于掌握AI的新人类。未来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关键一定跟人工智能有所差异,我认为,未来拔尖人才创新培养的关键是想象力、创造力、同理心、感动和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