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5年,BANZ(英澳美)全球化校区已经连续4年斩获牛剑offer,学校的管理模式引发了教育者和家长们高度关注。对此,BANZ(英澳美)全球化校区总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柏萍女士在第七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对学校“多一体”的发展模式以及AI技能的培养进行了精彩分享。
BANZ(英澳美)全球化校区总校长、上海师范大学天华学院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柏萍女士 | 第七届IEIC大会
*为方便阅读,下文以第一人称叙述。
教育从“工业化”转向“农业化”
如今的孩子是在互联网下成长的一代,是网络“原住民”。知识面广、个性张扬、松圈主义等都是这代孩子身上的特点。
面对这样特质的孩子,学校的教育何去何从?美国著名教育家、心理学家杜威曾经说过:“学校应该成为一个小型的社会,一个雏形的社会。”
对于出生在六七十年代的人来说,我们接受的教育类似于工业化的流水线,经过统一的模具、统一的标准,被培养成适合各行各业发展的合格产品。但我们身上缺乏个性,缺乏创造力。
当今的教育更像农业,我们播撒了不同的种子,给予种子成长所需要的阳光、水分、养料,有的开花结果,有的长成了参天大树,一切都是最美好的样子,每个孩子都将以自己期许的模样茁壮成长。
BANZ全球校区蜕变于原来的天华英澳美,不知不觉间,已经走到了第九个年头。
在九年的办学过程中,学校确立了鲜明的培养目标,也形成了“SMAART”的培养理念,希望孩子们在这种培养理念的引导下,能够成为具有家国情怀、国际视野、精英气质的一代青年才俊。
学校各个维度的教育教学管理,都以学生为出发点,符合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学校设立了“多位一体”发展模式,比如——
“二位一体”的家校合作模式:有人把家校关系形容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教育合伙人,而我更愿意把家校关系看作家长和学校共同创造了一块土壤,只有土壤的养分非常肥沃,孩子才能在土壤的基础上开花结果。家校关系应该永远是和谐、相互理解、相互成就的一种关系。
“三位一体”的学校管理模式:到了高年级,随着孩子们的升学目标进一步明晰,学校管理会迭代升级,即College Counselor(大学升学指导老师)和Academic Director(课程中心主任)为学生匹配最恰当的课程选择,以及背景提升的加持。
另外,在起始年级最重要的亲情陪伴式管理,到了高年级会被弱化成Student supervisor(学生辅导员),因为我们强调“学生今天有多少的自律,未来才会有多少的自由”。
“四位一体”的课程设计模式:以IG课程(全科素养)的金字塔形式为例,可以看到金字塔最底端的是通识课程,包括生命教育、人工智能、标准语音、美式辩论、领导力等。
在此基础上,学校设置了一系列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最受孩子们喜欢的是金字塔顶端的任意选修课程,他们可以从化学、生物、会计、心理学、日语、法语、艺术、设计、音乐等诸多科目中选择自己喜欢的1-2门,形成专属的“一生一课表”。
“五位一体”的教师发展模式:比如,对于刚刚回国的海归青年教师,学校要求他们大量参与校内举办的Academic salon,这种学术沙龙是助推青年教师成长的良好平台。
我一直强调,一个学校最主要的是两个成分,孩子们以及和孩子们朝夕相处的老师们。只有老师有了职业成长的成就感,孩子才会有学业进步的幸福感。
最后,不管是“两位一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BANZ的落脚点都在“六位一体”的学生成长支持模式。
我们希望每个孩子都能够在BANZ的平台上获得更多加持,在追求成功的同时,能够挖掘潜力,点燃内心的小宇宙。
面向全球的未来教育展望
如何提高孩子们的全球视野?在全球化校区的概念下,我们赋予了BANZ新的涵义:
B:Boundless creativity(无限的创造力)
A:Academic curiosity(学术的好奇心)
N:Noble spirits (高贵的品格)
Z:Zealous pursuit of truth(求真的热情)
目前,BANZ全球化校区培育未来世界领袖,孩子们在高中就读的三年期间可以在三大洲、四个国家、五个校区之间进行任意切换。
面向全球的未来教育,一定要培养孩子们的AI特质。
在BANZ所有的海外校区包括国内校区,我们都开设了人工智能课程,每个学生在高中阶段必须完成48个学时的人工智能探究及编程课程,否则无法获得学校的高中毕业证。
在此基础上,我们会遴选一些牛娃,采用项目制的学习方式,以FABO课程为框架,通过人工智能平台,支持他们两年内在世界 级竞赛中获奖,并且申请专利。
办学至今,BANZ每年都能培养出拿到牛津、剑桥offer的孩子,很多都是人工智能实验室的佼佼者。比如:
2022届刘同学
通过纸飞机在空中的飞翔原理,研究如何降低空气的阻力。
2022届吕同学
利用Python编程提高甲骨文识别率。
2023届吴同学
利用Python编程模拟日月运行中的弱等效应研究。
2024届刘同学
研究远程飞行控制的集成电路研制,并获得了新加坡国立大学全额奖学金。
2024届张同学
基于Python和Navier方程的流体数值模拟。
总结BANZ学子的培养历程,应该是从学生的自律开始,从学生的公益开始,从学生的阅读开始,从学生体育开始。
此外,BANZ也给同学们提供了非常广阔的的升学路径。
目前BANZ全球校区有六大学院,其中两个校区在上海,分别是宝山校区和嘉定校区。
宝山校区有三大学院,分别是英联邦学院、北美学院、洛特STEAM设计学院。
在嘉定校区,BANZ设立了蒙纳士伙伴学院、国际中本贯通学院。
此外,在澳洲校区还有Infiniti College,它是BANZ全人教育高端学习社区,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来进行校区或项目的选择。
岁月不居,万象更新,在丹桂飘香的季节,一场教育界的思想盛会蓄势待发
第八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暨2025“模塑申城杯”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大赛
将于2025年11月1日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举办,预约通道已开启,静候您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