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类
父母中国护照
孩子海外出生
父母双方持有中国护照,并且在上海工作和居住。学生出生于海外,拥有国外合法出生证明。
就是说,爸妈双方都是中国人,但孩子出生在海外,拥有海外出生证。
这其中,就包含了特朗普二次上台以来,我们经常cue到的“双非美宝”(父母双方非美籍,孩子美国出生)。
“双非美宝”在国内可以上大部分的国际部/外籍人员子女学校,但也有明确拒收的,如复旦附中国际部、进才中学国际部(少比例录取“双非”)就规定——
“如果孩子的外国护照没有中国签证、而是持中国旅行证入关的,不属于其招生对象。”
翻译过来意思就是,孩子虽然有外国护照,但是回国时是以中国公民的身份走旅游签证进关的,不是以外国人的身份拿到中国签证的,学校不予录取。
第二类
父母+孩子都是中国籍
且均拥有海外永居
父母双方和学生本人均持有中国护照,且均获得国外永久居留权;学生在其获得永久居留权的国家拥有两年以上就读经历;父/母目前在沪工作。
这类情况比较特殊,需要符合3个条件:
1、爸妈一方目前在上海工作;
2、爸妈和孩子都是中国护照,且都有国外永久居留权;
3、孩子在孩子在获得永居权的国家有两年以上的读书经历。
在这些前提下,获得上海市教委的证明即符合这类情况,可以入读国际部/外籍学校。
这类情况一般是特殊人才家庭/海外永居家庭。永居家庭绿卡和居住证地址需要一致。永居家庭还需要提交永久居留权国家学校出具的最近两年就读证明和成绩单原件。
第三类
父母一方是外籍
孩子不限国籍
父母中有一方持有外国护照,且具有由上海市签发的工作许可和居留许可。
翻译过来:只要爸妈一方有外国护照+工作许可+居留许可,另一方不做要求,孩子可以是中籍,也可以是外籍或港澳台同胞。
第四类
父母一方是中国籍+海外永居
孩子是外籍+出入境记录
在沪工作的父/母为中国护照持有人并拥有国外永久居留权+学生本人持有效的外国护照和有效的居留签证。
相比起上一类,这一类对爸妈和孩子的要求更高了一些——爸妈一方是中国护照,并拥有国外永久居留权;孩子不仅要有外国护照,还要有出入境记录。
前几年也有家长“钻空子”,通过办理小国白护照入学,但随着国际学校入学要求的完善,这条路已经行不通了。
第五类
父母中外结合
孩子是中国籍
在沪工作的父/母为中国护照持有人,另一方为持有合法入境签证或居留签证的外籍人士。学生本人持有中国护照。
这一类其实就是:爸妈一方是中国护照,另一方是外国护照+合法入境签证/居留签证(包括豁免函),但孩子必须是中国籍。
第六类
父母一方为中国港澳永久居民或台湾同胞
孩子不限国籍
父母中有一方为中国港澳永久居民或台湾同胞,且在上海合法工作和居住。
意思就是:爸妈一方拥有中国港澳的永居权,或是台湾同胞,并持有回乡证(即“港澳居民来往内地通行证” 和 “台湾居民来往大陆通行证”),孩子可以是中籍/外籍/港澳台同胞。
这里的关键在于爸妈的身份,如果爸妈是通过优才计划/高才通计划/投资移民获得的港澳台身份,则属于临时身份,不适用于这一类情况。
以上内容,看似要求种类繁多,其实说白了也就五大类:外籍家庭、港澳台家庭、双非家庭、永居家庭和特殊人才家庭。
但涉及到每个国家或地区对身份规定的不同,以及学校招生细节的区别,想要通过身份规划进入理想学校的爸妈,还得尽早行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