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关于港府重新定义“香港本地生”身份的话题,已经在家长群里掀起了热烈讨论。
近日,香港考评局针对DSE考试又出新规了——
所有内地自修生必须提交官方学籍证明,且26届DSE自修生特殊申请时间提前到8月18日。
什么意思呢?
一般来说,DSE考生分为日校生(即在校生)和自修生。
而无论是永居还是临时身份,只要不在香港或内地四所与考学校(广州民心、深圳培侨、广州暨大港澳、东莞暨大港澳)就读的,都属于自修生。
根据新规,仅保留两类考生可直接以自修生身份报考:曾参加过DSE考试的,或考试当年1月1日已满19岁的。
图源 | 香港考评局
如果以上两个条件都不满足,需要走“特殊通道”申请,不仅要提交一系列材料,还必须在2025年8月18日-10月8日期间,逾期一律不予受理!
图源 | 香港考评局
其中就包括内地学校学籍,而且必须是能在全国中小学生学籍信息管理系统能查到的学籍。
如果提供不了怎么办?
那就要提交一份由学校签发的说明,这份说明需要满足以下全部条件:
说明未能提供学籍记录的具体原因;
加盖带有法定防伪编码的学校印章;
由校长亲笔签名确认。
图源 | 香港考评局
除了报考要求的变化,“特殊报考申请”还新增了2000港币的资格审核费,整体费用也提高了。
从目前来看,新规影响更大的可能就是众多内地培训机构。
在过去,不少机构借着DSE考试改革后跨境应试流程简化的机会,通过开设相关培训课程吸引学生报考。但如今审核标准收紧,培训机构若无法满足“学校官方资质”与“课程等效性”的双重要求,后续的教学和考试对接可能会面临更多限制。
那么,对于意向赴港留学的家庭来说,该如何应对新规呢?
1.谨慎选择学校,避免培训机构“圈套”
随着这几年香港留学热度攀升,内地涌现出了很多DSE课程学校/机构,家长在选择时更需要擦亮眼睛,重点考察学校资质问题,规避新规风险。
2.结合家庭情况,提前规划香港留学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可以评估一下是否转到香港学校就读——既能满足港府本地生定义,也满足DSE考试报名需求,无需走自修生通道。
如果计划以内地自修生身份申请的学生,面对新的报考门槛+学费调整,也需要重新规划升学预算,提前研判自身成绩竞争力是否能适配政策变化后的录取要求,避免陷入被动局面。
3.转其他国际课程体系
除了DSE课程,香港高校同样认可AP、A-Level、IB等主流国际课程体系。
竞争力较高的,当属IB课程。
香港高校对IB课程有着极高的认可度,从往年申请数据来看,IB学生若预估分达到34分以上,就有机会冲击香港二梯队大学;预估分38分以上,就可以申请港大、港科大等学府;而若能拿到 42 分以上的高分,在医学、法律等热门专业的录取中就更具竞争力。
其次是A-Level课程,但对于港籍和非港籍学生,录取要求有明显的不同。
例如香港大学商学院对非港籍A-level学生的标准要求是3A*1A,而港籍学生仅需达到2A*1A即可获得同等机会。
以上信息整理自网络,仅供参考
最后是AP课程。根据过去申请的经验,AP课程学生需要至少5-6门AP满分(5分),且SAT成绩达到1480-1500以上才有可能被港大、港科大等TOP学府考虑。
总而言之,随着一系列政策变化,对于未来赴港留学的学生来说,既是挑战,也暗藏机遇。关键是要结合自己的学术成绩、兴趣方向、未来规划等实际情况,提前做好准备、选对路径,照样能顺利敲开港校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