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元公学是由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中国棋院杭州分院(杭州智力运动学校)、余杭区教育局、杭州师范大学、杭州第二中学等单位共同发起筹建的新型教育集团。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风景旅游胜地杭州,现有钱学森路校区、西站校区、和睦校区三大校区,总占地约460亩,总建筑面积约69万平方米,可容纳学位总数21770个(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3000个)。学校以教育综合体为核心驱动力,全面整合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环境、促进教育与社会深度融合,拥有十五年长学制,囊括幼小初高四个学段,并设有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各3处,面向社会实现“从3岁到83岁”终身教育需求。
作为广义教育学的试点学校,天元公学以“探求教育本源,树立学校标 杆,践行因材施教,破解大师之问”为办学宗旨,以破解“公办教育与民办教育、公平教育与优质教育、通识教育与特色教育、基础教育与终身教育、分阶段教育与连贯制教育、区域招生与全国招生、教育投入与教育产出、标准化教育与因材施教、规定动作与自选动作、办学宗旨与家长学生期盼”十大矛盾为己任,以“轻负担、高质量、低成本、真均衡”为办学目标,以“政产学研资用”为载体,通过“天元模式”探索教育现代化路径,致力于打造名 校集团化办学的标 杆学校、拔尖创新人才选拔和培养的标 杆学校、OTO教育(数字教育)的标 杆学校、教育综合体和EOD模式的标 杆学校。
谋划教育新局
煌煌教苑,灼灼新星。在钱塘潮涌的千年文脉中,在新时代杭州的浪潮中,一颗如北极星般耀眼的教育新星——天元公学,冉冉升起。这所新型教育集团,以围棋棋盘正中央的星位“天元”为名,寓意对教育本源的探索与革新。
钱学森路校区大门
天元公学的创办是在历届杭州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关心下,余杭区委、区政府创新推进的成果。2010年,杭州市委结合杭州师范大学仓前新校区建设,启动杭师大附属十五年制音乐学校、美术学校的规划建设工作。2011年,杭州师范大学与余杭区人民政府签订教育合作框架协议。2016年,余杭区人民政府召开项目推进专题研究会,调整优化学校建设方案,在天元公学改革建设领导小组的积极推进下,响应新余杭区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定位,开展一系列教育体制机制的创新探索,回应余杭区百姓对优质义务教育的刚需,通过差异化定位满足老百姓对艺术教育的期待,为杭州“第三中心”破解教育配套难题提供了实践路径。
构建办学矩阵
天元公学教育集团内既有公办学校,又有民办学校,涵盖幼小初高四个学段,形成十五年长学制。其中,钱学森路校区为民办学校,以杭州二中的前身私立蕙兰中学的“蕙兰”命名,包括:天元公学·杭州二中教育集团天元蕙兰学校、杭州蕙兰未来科技城学校/幼儿园。西站校区、和睦校区为公办学校,包括:天元公学·杭州师范大学附属未来科技城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杭州二中教育集团未来科技城学校/中学/小学/幼儿园)。
天元公学办学矩阵
天元公学钱学森路校区地处杭州城西科创大走廊的核心区域,占地约150亩,总建筑面积约16万平方米,可容纳学位数6000个(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1000个),于2020年9月破空出世、拔地而起。天元公学西站校区位于杭州高铁西站枢纽板块,占地约155亩,总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可容纳学位数7750个(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1000个),于2024年9月精彩亮相、正式启用。天元公学和睦校区位于未来科技城核心地段,和睦湿地东岸,占地约155亩,总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可容纳学位数8020个(其中青少年活动中心、老年大学1000个),于2025年9月应势而生、全面落成。
三校区遥相呼应,是城市新中心的教育灯塔,更是破解“钱学森之问”的改革创新试验田。天元公学在三校区均设置青少年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充分发挥教育综合体优势,辐射社会,有效整合利用棋、琴、书、画、外文、数学、足球、游泳、无人机等资源,面向社会实现“从3岁到83岁”终身教育需求,为城市新中心教学培训提供创新路径,真正让优质教育均衡化。
创校以来,天元公学以破局者的姿态,从学校规划、建筑设计以及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学制、学校内部管理等方面,在中国基础教育领域刻下一串创新足迹。其背后,是众多优秀天元师者的默默耕耘与无私奉献。“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奉献”是他们的人设。他们以卓越的专业素养、崇高的教育情怀,为学生成长成才之路铺就基石。天元公学三个校区教师共计1500余名,拥有一批正高级教师、特级教师、省市级教坛新秀、国际金牌教练,汇聚了一大批来自清华大学、北京大学、香港大学、伦敦大学学院、宾夕法尼亚大学等国内外院校的优秀毕业生。这支梯队结构完善、学历背景多元、年龄结构合理的教师团队,为学校的发展目标提供了坚实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