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针线的刺绣,不经编织的彩锦”这是人们对于扎染的喜爱。
扎染,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和较高的艺术价值,不仅没有受到时代的发展影响,反而越来越受到更多人的青睐,它被广泛应用于服装、家居用品等领域,还被开发成艺术品、纪念品。
12月5日,岭美双语毕业生谭钧豪和他学校的ONSHOW工作室部分成员一同回到母校为同学们带来了扎染艺术的课堂,这不仅是一次艺术实践的传授,更是一场关于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心灵对话。
ONSHOW工作室是一个跨媒介的展览设计团队,以染织录、展览、三下乡为核心项目,本次活动就是旗下其中之一的染织录——非遗技艺艺术实践工作坊,以研习染织技艺设定的艺术实践工作坊,感受手工技艺的魅力与创作。
在正式开始课堂之前,主讲人先给同学们讲解了蓝染的工艺,并展示了蓝染的基本制作流程:通过扎、缝、缀、夹等多种形式组合折叠捆扎好布料;放入水中浸泡;浸泡染布于蓝染液中、氧化、入染;再到晒干水分、烫至平整。
在初步了解了基本制作流程后,同学们开始自己动手,通过不同的捆扎方式制作不同种类的物品,有抽绳包、头绳、方巾等等。
在制作中,大家通过不同的捆扎方式,采用折叠、扭转、卷曲等,将布料扎成不同的形状和大小,然后再用夹子和皮筋固定住。
将自己扎好的布料放入染缸中,每个人都期待着出来的效果。随着染料的渗透和扩散,原本单调的白色布料逐渐变得五彩斑斓起来。有的呈现出抽象的几何图案,有的则像是一大片的鱼鳞,还有的则像是神秘的图腾符号……每一种图案都独一无二,充满了艺术的美感。
经过不断的捆扎、浸泡重复后,大家乐此不疲,蓝染的作品布满了这个空间中,各式各样的图案,让大家仿佛置身于大理。
这次扎染艺术课堂不仅是一次艺术的传授与分享,更是一次文化的交流与传承。ONSHOW工作室也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能够让更多人了解和热爱中国传统文化,让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得以延续和发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