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品质学校是营造最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环境,要使学生个体生命的质量和价值提升,要使学校内部协调有序高效发展,要在开放中实现双向共赢。
——尹后庆 第六届IEIC大会主旨演讲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
尹后庆 | 第六届IEIC大会科技教育论坛主旨演讲
各位嘉宾,各位教育同仁,大家上午好!
在今天的会场上,我主要讲高质量发展目标下的高品质学校。那么,什么是高品质学校?今天的高质量发展又碰到了什么问题?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该如何理解高品质学校呢?《辞海》中有一个对“品质”的解释:指一个人在行为、作风上所表现的思想、认识、品性等的本质。显然,“品质”和“质量”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离开质量谈品质,品质是对质量的超越。
在这里,我引用一些学者的观点:把教育整体或者社会看作人来讨论品质,类似学校教育的风格、学校的特质,它不仅仅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教育质量。在教育或者办学中更加重视人,从这个角度来强调“品质”,就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和以人为本的办学。因此很多学者认为品质是综合的质量,品质是更高层次的质量,这个结论我是非常赞同的。
我们今天把“教育质量”和“教育品质”比较一下,前者可能更加关注把人培养得怎么样的问题;后者更关注的是怎样培养人,培养怎样的人。质量描述的是人的发展程度,品质描述的是人的发展方式和方向。从这个角度讲,质量侧重于结果导向,品质侧重于过程导向。
显然,教育品质的外延不是结果的品质,而是过程的品质,所以我们今天追求高品质的学校,就要把关注点转向“过程”,教育品质最终可以借助促成“人的发展”的情况来表现出来。因此学校教育教学的过程非常重要,我们要引导学生尊重个体生命、融入人类整体、发展个人潜力、发挥教育的超功利价值,把教育品质外延拓展到更高的站位和更远大的视野上。
那么,高品质的学校有哪些基本要求呢?
在建设教育强国的路上,我们一定是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我们所有教育同仁都要思考如今的中国教育存在的问题,并且努力克服这些问题,让教育能够担当起实现中华民族民族伟大复兴的百年目标。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有文化自信,追求自觉育人的境界,理念更新、课程重构、育人方式调整......这些是我们变革的主线,不断推动教育体制的完善,促进教育机制的创新。比如在办学方向上,我们一定要有更高的站位、更实在的行动。我们固然要深刻理解把握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政策要求,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此同时我们也要有务实行动。因此对学校来讲,需要认真分析所处的区域环境、辨析自身的特征优势、认清发展改革的基础,同时选择适合自身的改革策略和发展道路,因校制宜落实党和国家的要求。
近期,我在阅读的过程中也思考了当下教育存在的问题,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第一个问题是儿童童年的消逝。在《21世纪的童年——数字时代的情感幸福》这本书中,就探讨了这个问题。
科技时代带来了文化、娱乐的沉浸式体验,在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心理和社会的危机,童年的消逝正是现实困境的一种表象。
在新媒介垄断下的童年,儿童逝去的是什么?第一是理智的缺失。随着新媒介在日常生活的渗透,儿童在读写能力尚未发展之前就开始接触媒介,在这种以感官和知觉主导的认知模式下,他们很容易丧失独立和思考能力;第二是好奇心的缺失。儿童区别于成人宝贵的天性,如天真、可爱和尚未被语言掩藏的直率,在新媒介的笼罩下逐渐丧失;第三是敬畏感的缺失。新媒介抢夺了本属于家长和学校的信息控制权,削弱了家庭和学校教育的权威性,也意味着儿童对秩序、纪律和规则的漠视与懈怠。
这三个缺失正在掏空童年作为独特的社会和心理结构的基础存在的意义,于是很多专家都在讨论我们究竟要不要留住孩子的童年?保存和挽留住童年的力量又源自哪里?这是建设高品质学校面临的第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是办学理念的建设。教育是一个有规律可循的系统过程,符合学生身心成长规律、符合教育教学规律、符合学校管理规律......高品质学校始终要遵循这些规律并且让这些规律结合学校的实际转化成完整的办学理念,同时成为所有办学群体的一个共同价值追求,最终从这个价值追求出发,形成我们的行为方式。
我在阅读《内在动机》这本书时,就常常思考高品质学校如果以人为本、育人为本,我们该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带着乐趣和好奇心去学习、工作和生活?如今许多家长和学生都始终在焦虑和重压之下,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又该如何重新发展自我?
今天学生的焦虑不仅是个人的焦虑,也是社会、家长和老师带给他的焦虑。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怎么真正激发所有人的内在动力,而非简单依靠奖惩这种外部激励方式来推动孩子前进。
因此,高品质学校就需要更加关注人的全面发展,真正回归教育育人本位,让我们的孩子激发起学习的动力,让学校老师激发起教学的动力,共同建设高质量教育教学体系。
第三个问题是办学路径的探索。新时代的教育变革,要更加凸显文化浸润,学校是师生工作生活学习的地方,办学不是一系列的机械动作,而是一个有根有魂的生命自然成长和文化浸润的场域,所以学校要以文化养料培植人的根基,要从文化的高度凝练办学理念,对培养目标、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进行整体优化。一所没有文化的学校,可以训练分数,但不能训练素养,更加不能涵育人性;一所有文化的学校,是要实现学校教育中人的解放,从育分转向育人,因此我们今天的学校要更加凸显育人文化的浸润。
我最近看的《娇惯的心灵》这本书中,就归纳了很多情况,在国内也很适用。从幼儿园到大学,每个孩子的成长路上似乎都有一个用焦虑铸就的保护罩,家庭、学校付出了全部心血、一路遮风挡雨,换来的却是孩子脆弱的心灵。可为什么这种情况一直出现呢?根源在于整个社会的焦虑、家长的焦虑,某种程度上也是教育的焦虑,让家长难以彻底放手。
我觉得这本书揭示的问题,在中国城市化率较高的地区、在经济高度发达、中等收入人群大量增加的城市中普遍存在,这也需要所有教育同仁们正视并改善。
第四个问题就是高品质学校的育人目标。习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提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个育人目标下,更需要学校实现育人力量的全面统筹和学校发展生态的系统优化。
最后,我简单说下高品质学校的四个特点。
首先,高品质学校是营造最适合师生发展的教育环境,实现师生全面个性发展的学校。高品质学校并不是说现在社会上广泛关注的牛校,它更多是通过共同愿景的描绘,引领全体成员推动可参与的自我革新的一类学校。当每一所学校都能践行这种理念,通过自身的改革发展,最终促成整个教育生态的逐步优化,实现区域教育的品质提升。
其次,高品质学校要使学生个体生命的质量和价值提升。教育的本质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和提升生命的价值,全面发展是高品质学校满足师生发展需求的必然选择。
我最近在看的第四本书是《不被理解的少年》,作者是一名心理教师,在和15个孩子深度交流后,她发现今天的孩子衣食无忧、没有物质层面的焦虑,所以他们更追求心灵的丰盈和精神的富饶,他们常常追问:人为什么活着?我为什么要读书?我有什么价值?未来我可以成为怎样的人?但成年人往往不理解。
其中有一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好,高一却辍学了。我把他的整个访谈内容看了一遍,其中他谈到很关键的一句话:“所有跟我讲的,都是骗我的。”他成绩虽然很好,但他感觉在学习中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像这样的孩子已经在考虑人生的价值了,可是我们还在用原来的教育方式去让他接受知识,去面对高考,他就找不到人生的意义。
所以我们需要思考,孩子是需要被看见、被理解、被尊重的,如果我们不尊重他们的意愿,只是想方设法把他们嵌入到我们自认为最 优的发展轨道上,去追求我们所谓的成功,一旦出现任何预期以外的不可控因素,他们就会焦虑、抓狂、崩溃,所以我们今天的高品质教育更需要理解孩子。
高品质学校要使学校全体成员有机会体验成功、收获成长,不仅仅是学生,还有老师,我们要教好每一位学生,也要成就每一位老师。我们要在探索学校发展共性规律的基础上结合学段、历史建设的情况,激活学校自我更新的动力。所有的学校,特别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学校,往往是校长带领团队托起教育的基准线,我们要让所有的学校明确理念、用好资源、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并且给每一位师生赋能,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实现生命质量和价值的提升。
第三,高品质学校要使内部协调有序高效发展,发挥学校各部门的职能和功能,在整体运作中加强协作和协同,在品质追求中落实质量,有效高速推动学校发展。
第四,高品质学校要在开放中实现双向共赢。学校不仅是开展教育活动的场所,更是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景,我们要在以更大的视野重新审视学校自身的发展,建设以学校为中心的区域共同体,吸纳社会优势资源的同时,用办学的成果回应社会的期望。
我的发言就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