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1月1日,第八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将在上海浦东嘉里大酒店隆重举办。
本届大会以“数智赋能成长,教育启迪创新”为主题,旨在构建全球前沿智慧、激发创新思维的平台,现场将汇聚国内外100+位来自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专家与学者,交流创新教育成果,共享成功教育经验,携手探索教育领域的变革路径,促进教育生态高质量发展。
我们荣幸宣布,全国政协常委、民建中央原副主席、十三届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原主任、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周汉民先生将作为重磅嘉宾出席IEIC大会作主旨演讲。
重磅嘉宾
周汉民,现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曾任民建中央副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主任等职。
周汉民先生用近十年的光景,推动了世博会的成功申办。这是继北京奥运会之后,中国又一次向世界展示开放姿态的盛会。中国在2001年申办世博会时许下的诺言,在2010年成为现实。
作为上海公共外交协会会长,他积极推动“走出去”战略,响应“一带一路”倡议。在上海市政协的领导下,协会先后举办了中国企业走进“欧洲”、“美国”、“拉美”、“非洲”、“金砖国家和新兴经济体”、“东盟”、“亚太”等七届研讨会,向世界宣传中国企业,为中国企业开拓世界市场牵线搭桥。
周汉民先生不仅是中国教育现代化的见证者,更是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方案的积极践行者。作为法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英国利物浦大学荣誉法学博士,他主要从事国际经济法、国际贸易法、GATT/WTO、中美关系、浦东开放与开发、世界博览会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受聘为意大利威尼斯大学荣誉教授以及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厦门大学、同济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对外经贸大学等高校的兼职教授或客座教授。
三十多年来,周汉民先生厚植教育情怀,始终心系教育的发展,尤其是职业教育的发展。由黄炎培先生联合蔡元培、梁启超、张謇、宋汉章等48位教育界、实业界人士于1917年5月6日在上海发起创立的中华职业教育社,是党和政府团结、联系职业教育界和民办教育界有关人士的桥梁和纽带。作为上海中华职业教育社原主任,他深耕职教改革,身体力行,促进创新链、产业链、人才链深度融合,建设更高质量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他曾指出,科技创新要以成果转化为目标,产业创新要以深度转型升级为方向,职教改革要服务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职业教育,既关乎国计,更关系民生,同时肩负着让每个人都有出彩机会的使命。职业教育要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推动新质生产力盎然生长。
往届IEIC·嘉宾金句回顾
王国维先生有说过人生的三个境界,我以为人生的三个境界就是使命感。第一个境界: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个境界: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个境界: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节选自第七届IEIC大会
教育数字化是突破,是新赛道,是新优势。第一,体现在它是中国的经济社会和科技发展所必需。第二,体现在它是我们已经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所必需。
节选自第六届IEIC大会
我以为中国的教育,首先就要强调手脑并用,双手万 能。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是我们人为的划分,我们需要的是通识教育、常识教育和修养,历练与培养。
节选自第五届IEIC大会
我们现在许多领域都有杰出人士,但是在战略科学研究方面,还需要更多的精兵强将成为战略思想家、科学家。
节选自第四届IEIC大会
我们要教会每一个学生两个最重要的理念:生命至上和科学应对。今天的教育,不分年龄、不分国界,应该是全生命周期、全世界范围。
节选自第三届IEIC大会
我认为有三个问题是学校教育必须突出的,一是人当有一技之长,二是人当有谋生本领,三是人当有时刻准备着为国家、社会和人类贡献的高尚情怀。
节选自第二届IEIC大会
18年前,联合国对21世纪人类的教育提出了四个建议,也是四大畅想:1.学做人;2.学做事;3.学求知;4.学共处。
节选自第一届IEIC大会
周汉民先生作为IEIC大会重磅嘉宾,已连续七年出席大会并发表演讲。期待在第八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上,聆听周汉民先生的真知灼见!
第八届IEIC国际教育创新大会
11月1日@中国·上海
共赴一场关于教育未来的深度对话
在数智时代,为创新蓄力赋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