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日/德/新/港“风口”课程
2025年,小众方向留学持续升温,成了中产升学的“新黄金赛道”。
无论是以低成本、好就业闻名的日本、德国,还是以高认可度、文化认同著称的新加坡、中国香港,这些小众留学方向都以学费友好、拥有世界前100高校、安全稳定等优势,吸引着众多追求务实和性价比的留学家庭。
然而,如果对这些课程、留学政策不够深入了解的话,家长很容易被“德国读公立大学免学费”“香港DSE可以用中文答题”这些单个亮点所吸引,而忽略了任何课程背后,都有存在“隐形适配”的问题。
今天,就聚焦日/德/新/港,这四个热门课程,为大家详细介绍下。
日本EJU
日本留学的优势很明显,学费亲民、大学排名高、文化距离相近,这些因素使得日本升学在经济下行时期里显得“格外香”。
要注意的是,日本留学的挑战在于语言关!EJU 考试(日本留学生考试)需日语N3以上水平,且要考 “日本综合科目”(涵盖日本历史、地理、经济),学生相当于要在3年内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同时还要考托福,且排名越好的学校,对语言成绩要求越高。
上海的日高学校市场很成熟,目前已有50+日高学校,不同学校适合的学生群体也是不同的(冲刺Top高校/追求国际化教育/主攻就业)
德国课程
继日高之后,德国方向也在迅速升温,上海已有不少国际学校开设中德班——
上海世外DISCIMUS中德班
上海高藤致远创新学校 A-Level德国双通班
上海常青藤学校 紫藤中欧融合课程中心项目
上海天华中德文理课程中心
……
德国留学的红利在于德国公立大学不收取德高毕业学生的学费,一般来说这些大学只收取象征性的管理费用,大约150-250欧元每学期。
同时,德国的理工科实力全球闻名(汽车、机械、电子等专业),且毕业后在欧盟就业优势大,适合想 “低成本读高校 + 留欧工作” 的家庭。
挑战在于,娃要面对“语言+理科” 双重关卡。除了要德语达到一定语言水平,其它的文化课程,如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都会涉及到用德语授课+答题。
新加坡课程
新加坡留学的普适性很强。
选择一:本土高校。 比如,新加坡国立、南洋理工就归属这类新加坡本土高校;
选择二:合作办学项目 ,如伦敦大学学院、伦敦政经、莫纳什大学、伯明翰大学在新加坡的合作办学项目,毕业照样拿和欧美本部一样的文凭。
新加坡留学的红利在于申请途径广泛,凭高考成绩、新加坡预科课程(包括IB、AP、A-level等国际课程)、新加坡A-level、香港DSE等都可以申请。
再加上免签、安全宜居、文化相近等优势,让新加坡成为很多中产留学的心头好。
挑战在于,新加坡整体的消费水平并不低,尽管相比起欧美,学费要友好一些,但依然对家庭的经济储备有一定要求。
香港DSE
港八大在世界高校排名上连年稳定输出,加上海外、内地对港校的认可度都很高,留学港校“进可攻、退可守”,因此成为不少追求高质量教育家庭的热门选择。
尽管如今港府对港籍生身份的定义口子缩紧,但读港校依然拥有诸多红利:
港八大非本地生学额再次提升,从40%增至50%,且后续还有可能扩大;
香港教育局将成立「留学香港专班」,资助八所资助大学加大国际和内地宣传及师生招揽。
挑战在于,虽然DSE课程可以用中文答卷,但对英语的要求并不低,及格线是3分(大约雅思6.5分)。
各种国际课程该如何为孩子做出选择?填写下方表单,规划老师为您解答!